時間回溯至兩年前,因緣際會向Martin Gutjahr老師提出為照海社群安排藝術課程的想法。由於老師的藝術學養深厚,邀約眾多。在不斷連繫溝通下,終於在今年春季圓夢,為照海社群舉辦了G1~G12的藝術教育圖像工作坊,同時也為照海高中生與教師群安排為期四週的藝術課程。
邀約到開課前後過程跨越了2年,人事都已非當初邀約時的樣貌,臨到開課前的寒假,困難與問題一一浮現。
照海目前教室空間不足,無法於藝術課程期間支應五種不同的課程交叉進行。不同年級與學員組成,加上不同上課媒材對課程動線及流程安排均是挑戰,而對於與照海社群第一次接觸、行事嚴謹、堅持品質的Martin老師而言,更是不容易的考驗,Martin老師一再琢磨調整課程規劃,而準備材料的我們,也必須因應老師,不停以信件反覆確認材料,一切都到開課前一週才塵埃落定。但,照海是個受到各方眷顧的社群,擁有一群善良且願意付出的家長,因為家長的引介,順利於鄰近的三聖宮商借足夠容納學員上課、存放作品的場地空間,也因家長的熱情,為老師提供完善貼心的住宿與餐食照顧。雖難免面臨困難阻礙,所幸團隊沒有退縮,隨之而來就有解方,有援手…,太多美好的人、事、物無私支援,成就美好的四週!
這期間的實務教學,除了G9,G10同上的藝術史主課,也分別安排了G11,G12的藝術鍛鍊。
藝術史的一開始,我們先觀察了現代人類的身形比例(非常感謝自願被眾人凝視的阿K老師)。啟程於最古老的洞穴藝術,接著我們觀察了最遠古的,圓潤的維納斯女神像,對比達文西的完美人體比例圖。後來經歷埃及“孟卡拉法老雕像“的固著性對比希臘“馬拉松男孩“自由獨立的姿態。雕像觀察結束在羅馬時期那位刺殺凱薩大帝的“布魯圖斯像“中。藝術史的主軸外相是緊扣在人類身形比例的變化。外顯的展現就是當時代的“人類“關注的焦點,內在也就是人類意識。隨著時間推演,人的意識有了變化。人類的意識,從與宇宙合一的狀態,逐漸意識到“自己“,然後能展現“自我“。
藝術鍛鍊是這門主課的重頭戲,每個孩子都要透過雙手去形塑出一尊半米高的希臘女神像。在優雅的女神像逐漸確立的過程裡,每個孩子的內在也跟長出一個“直立的人“,而且有一個優雅的姿態。這就是人的直立性,被確確實實地經驗著。我們的孩子,從內在成為一個直立的人,我深深地相信,這個經驗將伴隨他們,外在也能長成一個優雅,直立的人類。
四週的課程,說長不長,說短不短,老師安排多了一點延伸。多半藝術史觀是以西方的發展為主軸,但在同時期的世界上,不同文明又是如何方展的呢?身處東方的我們確實也很需要回頭看看,屬於東方藝術歷史的根源與其發展。課程終點轉向東方。14-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專注於對於人體/空間精準描繪對比同時期東方明朝的水墨,我們只見數筆輕描淡寫的景與物,卻展現無比寬廣的空間感,空氣與水都在其間流動。十來幅接近4開大小的色鉛筆鍛鍊,生硬的歷史資料,化成人類心魂的色彩。畫在紙上,一筆筆也都刻畫進每個孩子心裡…。
11年級的孩子
老師準備的材料多樣,從碳筆,色鉛筆,水彩,油蠟筆,泥土,都是我們準備了,試圖用來理解與引導的工具~
方向上貼著整體發展的圖像,走過文藝復興時期,現在該是經驗印象畫派的時刻了。11年級的孩子,要練習將眼前三維的立體空間,如實轉化為二維的畫面,而這個過程,要能覺察不被大腦裡的“以為是“所影響。
幸福的我們,站上新竹八景之一的蓮華山上,遠眺有山景,中層有連綿的稻田與眼前春天盛開的繁花。我們到戶外寫生,用碳筆學習速寫,學習架構眼前的畫面。一步一步推進,接著有色鉛筆,再水彩,用印象派的技法,煞時間一個個畫面都生動鮮活了起來。
到此為止嗎?不,要更勇敢與更大膽的挑戰自己!我們走向表現主義。相同的一棵樹,對每個人激起的內在感受,必不相同。我們練習用豐富的色彩來表達當下的空氣,整體的樹,每人的內在。張張都精彩無比~
12年級的。年輕。成人。
一開始,就視他們為成人了。對於三維立體空間能有足夠的理解能力,得以接受這個挑戰。而人的頭顱,是一個極細微,連綿變化著的一個宇宙空間,就是我們出發的起點。從只能增減泥土開始,我們也以宇宙形塑的方式進行練習。站立著,長出一顆十多公斤,份量十足的頭像,過程需要極大的意志力,敏銳的觀察力,從能“觀見“,還要能透過雙手“成形“可見於世界。即使開始的基礎都一樣,老師的引導都一樣,但每一顆頭像都長出自己獨一無二的個性!
藝術的範疇,遠大於目前我們所做的練習。音樂,戲劇都會是高年段的藝術課程的領域。而我們在此所做的鍛鍊,屬於視覺藝術的部分,是最根基的鍛鍊。藝術的過程,是一種心魂感覺的運作,統整了我們頭腦裡的所知,用我們四肢的能力執行,串連起思考與意志力。藝術讓人得以成為一個思考,情感,意志三者和諧平衡運作的人!
這也是華德福教育的目標,當我們擁有共同的,清晰的圖像,也有了能實際操作的方法,再來就是一同努力,將藝術的資養在孩子心中展開與深化。
感謝Martin 老師開展孩子們對藝術的視野,感謝所有在這個過程中協助的每一位夥伴,團隊間的彼此信任,隨時補位接手每一件迎面而來的事,讓四週的藝術盛宴豐足圓滿!
所有的作品將在5/24校慶當天,再一次分享給大家!
藝術老師 宜靜 分享
講師 | Martin Gutjahr
教學背景 :
2002~迄今 英國、義大利、德國、奧地利、瑞士、台灣、韓國等國家,長、短期藝術工作坊講師。
2009~2017 英國愛默生學院雕塑暨視覺藝術系客座講師。
2015~2025 青禾華德福一~六年級黑板畫課程、藝術史課程、家長藝術成長課程及暑假色彩深化課程。
2023~迄今 昱光華德福高中藝術顧問老師
曾擔任奧地利與斯洛伐尼亞地區華德福教師養成之藝術工作坊講師,曾於奧地利格拉茲的華德福學校任教七年。